3)第0670章 白送最佳外语片奖_重生科技狂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委员会等等在内的职业委员会,投票选出入围名单,最终再由全体会员投票选出得奖者。

  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决选却与另外的奥斯卡奖项稍有不同。其是由另外成立的评选委员会来负责,先是较少的评审委员选出入围名单,然后再让参予过外语片放映活动的会员们来选出得奖影片。

  可以说。相比于绝大多数普_选出来的奥斯卡奖项,由少数的评审委员所选出来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操作起来空间较大。

  比如,长久以来,美国影艺学院只会邀请每个国家推派一部剧情片来参加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竞赛,从而形成了“每个国家推荐一部影片”的规定,由此招致了不少的非议。

  毕竟像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这些多产的欧洲国家,所制作的电影,往往足以获得数个提名。但却因为这个规定,受限于最多仅能获得一个提名。

  另外一个令人垢病的地方是,这种制度使得每个国家所推派的影片,可能会受到政_治或其他方面的影响,比如因为政_治因素而未能获得国家的推荐,或是报名的机会被更有门路的某位导演或是某个片厂得到了。

  当然了,那些因此受益的电影产量不多的国家,则是这种制度的拥护者。因为其能够保护自己和电影多产的国家分庭抗礼。

  简而言之,大致的流程就是。从获得推荐机会,到入了评委法眼,具备提名资格,直到一部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新鲜出炉。

  从往届的成绩来看,赢家属于法国、意大利这些电影多产的欧洲国家。至于日本,只是在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处于荣誉奖项阶段。分别以1951年的《罗生门》、1954年的《地狱门》、1955年的《宫本武藏》胜出。

  如果非要扯上一点关系的话,日本最接近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时间,是1975年,日本与苏联合作拍摄的《德苏乌扎拉》最终胜出。

  在过去的30年里,日本虽然得到了10几次的提名资格。但始终和改制为竞赛形式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来个拥抱。

  不难想象,有着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后盾,日本对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觊觎之心与日俱增,可惜总是碰壁,美国人不买账,心里别提多失落了。

  在这种情况下,唐焕辗转资助了一部独立电影,题材是关于日本遗孤,即1945年日本关东军在撤退和遣返期间,遗弃在中国大陆的日本国民或日裔满蒙开拓移民,其中大部分都属于当时日本国策移民计划的一员。

  要知道,由于日本的野心,使得这个群体的数量颇为可观。

  1950年,日本政_府对中国东北的滞留者统计为26492人,直至1958年还有22187人。

  到了1959年,日本政_府公布《关于未归还

  请收藏:https://m.weixiaobao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